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住建部、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下调至四成,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二成。同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也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将普通住房营业税免征期由五年改为二年。
业内人士认为,四部委联手打出“金融+财税”的政策组合拳与2008年末出台的楼市政策似曾相识。2008年10月,中央出台《关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等措施,规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五改二”,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20%。随着信贷、税收等多重政策叠加,房地产市场迅速转向,当年销售面积突破9亿平方米,同比增幅超过50%;销售额高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3%。
此次新政出台,会否导致房价重演2009年的疯狂上涨?专家普遍认为,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尽管本轮新政将在短期内刺激楼市复苏,但由于影响楼市的诸多因素已经发生改变,“量增价稳”将成为2015楼市新特征。
供需格局悄然生变
据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数据,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自2010年起迅速攀升,尤其二三线城市存量增长明显,中国房地产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09年,楼市的回暖是以首次购房为主的刚性需求最早撬动了一线城市楼市的坚冰,形成市场复苏的“第一推动力”。此后,更多的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开始进场,并一度成为购买主力。
一位上海开发商回忆说,当时在有些城市,开发商不知如何定价,只好跟着周边涨价的楼盘把价格往上调;有些城市,均价5万元/平方米的豪宅,一天之内销售额达40亿元……此外,至第四季度,一些热门楼盘的买家中投资者已占八九成。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事实上,中国住房的内在供求格局已发生变化--当前的住宅建设量已超过城镇人口增长和住房改善带来的需 [1] [2] [3]  |